1、“專心致志”盯屏幕。長時間盯著屏幕,會使眼睛眨眼動作變少,頻率變慢,很容易造成視力疲勞,導致干眼病、眼充血、眼部肌肉痙攣等疾病。瀏覽屏幕時間不宜過長,國際眼科研究所建議20-20-20原則,即使用屏幕20分鐘后簡單休息一下,向20米以外的地方看約20秒,以防止眼睛過度疲勞;并且在使用屏幕時有意識地多眨眼。
2、不戴眼鏡“放輕松”。有人常常認為配戴框架眼鏡或者角膜接觸鏡需要間斷地取下,以達到放松的效果。也常聽到周圍的人說“戴上眼鏡后近視度數會越來越深”。戴眼鏡只是矯正視力,不能預防及控制視力惡化。眼睛度數加深與用眼習慣、用眼環境關系更大。在看遠處或者讀書學習的時候需要配戴眼鏡,不佩戴眼鏡時眼睛并不能得到放松反而比較緊張。
3、平躺側躺玩手機。躺著玩手機,經常會出現手機離眼睛太近、雙眼與手機距離不一致等情況,對于青少年來說,除了眼肌疲勞,還可能造成斜視的發生。必須使用手機的情況,還是應盡量避免躺著看手機。
4、睡前關燈玩手機。當感到身邊光線比手機屏幕暗的時候,就應該考慮開燈了。關燈的情況下,屏幕和周圍的光線差異太大,眼睛注視手機屏幕的光亮時會受到更多刺激。不僅會增加視疲勞和干眼,還有可能誘發青光眼、藍光危害損傷黃斑。
5、強光烈日無畏懼。在開車或者去沙灘玩耍時,常常會因為不方便等原因忘記佩戴墨鏡。任何暴露在陽光下的情況都會增加紫外線對眼睛的損傷。日常出門,如果紫外線指數很高,就應該佩戴太陽眼鏡了。自然光中的紫外線和過量可見光都有可能對我們的眼睛產生危害,增加翼狀胬肉、老年性白內障和黃斑變性的發病率。
6、爭分奪秒看手機。大學生以及上班族通常利用走路、搭乘交通工具的時間來處理信息。在走路和乘坐交通工具等移動狀態下看手機,看屏幕時視力更加集中,易導致眼睛睫狀肌發生痙攣,更容易導致近視的發生。此外,乘車、走路玩手機易出現頭暈、甚至惡心等癥狀,這是由于視中樞收到的是斷續的視覺形象,使人產生頭暈眼花的感覺。“低頭族”要不得,走路不專心不僅傷眼,還容易出現交通事故。
7、眼鏡沒壞就不去定期檢查。不少人的視疲勞與眼鏡不合適有關,成年人建議每年或至少每2年復查眼睛的度數,確認眼鏡是否需要重新更換。另外,眼鏡也是有使用壽命的,配戴超過 2 年,出現鏡架變形或鏡片磨損都會影響度數矯正效果。
8、五顏六色選美瞳。帶彩色隱形眼鏡,由于化學成分過多,可能會因為佩戴習慣不好、眼睛過敏及天氣原因,引起眼睛的充血、發炎,嚴重的會導致角膜缺氧及眼睛感染造成角膜穿孔等嚴重的眼睛疾病。愛美之心人皆有之,購買美瞳一定要擦亮眼睛,謹防被騙。
9、眼藥水久滴“護眼”。臨床上沖洗眼睛,主要是因為進了異物或者手術前,使用生理鹽水來沖洗結膜囊。目前市面上的眼藥水主要宣稱用來緩解干眼或視疲勞。但這類產品并不能替代藥物,頻繁使用還可能破壞淚膜結構。在使用的過程中,沖洗工具也容易被微生物污染,產生感染。如果有不適,還是找醫生咨詢為先,千萬不要隨便試。
10、累了隨便揉揉眼。日常工作環境中,眼睛酸了累了似乎手揉一揉就緩解了很多。但是手上的微生物如細菌等是非常多的,隨意揉眼很有可能會給這些微生物可乘之機,在免疫力低下時造成感染。疲勞時多休息,選擇向遠處看,眨眼才是科學正確的護眼方式。